10月26日,越西县科协派驻的第一书记,在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下,通过入户走访、召开村组干部座谈会等形式进行了村情调研。
一、基本情况
所洛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97户,428人,其中建卡贫困户20户,建卡贫困人口85人,未解决人饮安全卫生的27户,电话普及率60%,电视入户率30%,未通电自然村3个,全村收入以农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农村住房土房、板房为100%。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村干部年龄老化,后备干部不足。村长和村支书长期不在村上居住,属软弱涣散党组织。二是村集体经济薄弱。目前除了应付日常开支之外,基本没有什么结余。没有经济保障,村集体公益事业举步维艰。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处于靠天吃饭,一遇灾害,常常绝产绝收。四是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传统保守的粗放经营状态,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对科技吸纳能力差,生产力水平低下。五是结构单一,该村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和养殖业,近年来出现了部分打工人员,但主要收入还是以种植洋芋和荞麦等为主,尚未形成骨干支柱产业。六是地处偏远,交通不畅,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七是信息闭塞,与市场对接能力弱,农业生产随大流,盲目性大,农产品销路不畅,产品难以转化为商品。
三、帮扶规划
在掌握了村情后,为了尽快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我和村两委干部一起仔细研究,并召集在家的党员和村民代表一同出谋划策。制定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消除“等靠要”思想,充分发挥参与式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激发贫困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实施劳动力转移,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充分挖掘劳动力潜力,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三是打造地方特色产业。选择适合本地条件,有优势、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在该村大力发展肉牛羊的养殖和苦荞、洋芋的种植。
©2015 凉山彝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 www.LSZKX.cn 备案号: 蜀ICP备12011171号-1
站长统计 地址: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三岔口南路66号 邮编:615000 电话:0834-2163174
技术支持:天健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