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县五举措推动试点示范县建设
时间:2016.03.18    来源:会理县科协


会理县从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科普宣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五个方面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示范县建设,聚集创新要素,释放创新活力,提高创新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强化科技项目实施,构建创新平台。2012年以来, 3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家企业通过省创新型企业认定,32家企业通过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全县33项目获得1139万元省州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县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800余万元实施215个科技项目。2家企业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建成省级技术中心2个,州级技术中心3个。

二是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注入创新动力。2012年以来,全县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州级科技进步奖15项,评出县级科技进步奖15项,1人获得州科技进步杰出贡献奖,转化运用各级各类科技成果158项。

三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集聚创新合力。2012年以来,全县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17件。会理石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一品榴金石榴酒等产品获得四川名牌称号。1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开展专利知识培训7次,受训人数达到1000余人。加强技术转移,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高校院所合作实施科技项目152。 

四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释放创新红利。利用我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以光伏风能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华能会理红旗风电场一二三期、黎溪黎州光伏电站并网发电,龙泉芭芭、彰冠代管、普隆大良子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风能、光伏发电装机31.85万千瓦,规模列全省前茅。

五是强化科学技术普及,营造创新氛围。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抓好科普月周日活动,确保年科普人数10万人次以上。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014以来,全县有12件作品分别获得省奖, 95件获州奖,148件作品获县奖。两年来,开展农民适用技术培训100多期,培训人数达到5万多人次,邀请专家为广大干部举办防震减灾、禁毒防艾等科普专题讲座5场,受训人数达到1500余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