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科技工作者风采
时间:2018.06.08    来源:凉山州科协

吕俊杰:高原山地气象的研究者

作为凉山州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吕俊杰近年来针对凉山州出现的冰雹、雷暴大风及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第一作者撰写了《西昌市4.29下击暴流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6 .21”与“7.15”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对于了解出现灾害性天气的雷达特征和天气形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2017年撰写了《投影寻踪聚类算法在凉山州干季人工增雨中的应用》在“云贵川三省人影会”和“四川省气象学会年会”上进行了交流,上述文章均在《高原山地气象增刊》发表。

为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积极参加科研和项目研究。针对降水、强对流预报和大型水电工程的专项服务先后主持了凉山州气象局课题四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了省级科研项目两项,三峡公司梯调中心项目两项,州级科研项目三项。其中主持或参与的课题和项目均投入到业务应用,解决了凉山州客观分级降水预报、短时强降水预报、灾害性天气统计分析等问题。其中主持的《攀西地区基于中尺度分析的强降水预报方法研究》和《凉山州分级客观降水预报研究》两个课题填补了凉山地区强对流和本地降水预报客观方法的空白。

先后被评为省、州“年度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入选第四批四川省气象局“青年人才计划”人才; 今年入选“凉山州第九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陈学才:凉山马铃薯产业发展推动者

我州是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精准脱贫的支柱产业。提到我州的马铃薯产业,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凉山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农业推广研究员陈学才。

在多年农技推广工作中,熟练掌握应用马铃薯等作物生产理论和技术,编制落实相关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在指导粮油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提出并实施凉山马铃薯生产技术的改使用劣杂品种为应用主导优良品种,改满天星种植为双行垄作等“五改”措施,改变了凉山马铃薯的粗放种植,生产管理及产品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迈进。制定出一整套切合本地实际的技术规程,成为建设152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的重要技术支撑。

主持完成马铃薯良繁体系建设、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等重大推广项目,创造性地深化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技术路线,形成一整套成熟技术模式,实现增产增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百多亿元。

主持参与完成重要技术项目45个,获成果奖26项,其中省部级成果奖6项。发表论文51篇。参编人员出版著作1部。主持制定《绿色食品马铃薯》、《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5个。主持编制凉山州“十一五”、“十二五”、 “十三五”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等。

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农业系统先进个人、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凉山十大杰出青年、凉山州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冉从敏,女,州一医院主管护师。20057月毕业于云南省大理医学院护理专业,曾先后在重症监护室(ICU)及呼吸内科担任临床护士,是护理业务技术骨干及教学骨干。

从事护理工作13年以来,热爱护理专业,恪守岗位职责,勤于钻研护理业务,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工作热情,工作多年视病人为亲人,从无纠纷投诉发生;同时在医院业务技术年度中多次评为优秀。勤于总结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积极探索、理论联系实际,先后撰写护理论文4篇,其中论文《在彝族地区实施多导睡眠监测的护理》在《医药前沿》杂志上发表;论文《在彝族地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的影响》 在《世界中医药》杂志上发表。注重临床科研工作,参加了州级科研项目《辛伐他丁及法舒地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TEI指数对右心功能的评价》的研究课题,参加了国家级科研项目《低剂量皮质类固醇和茶碱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面的作用---TASCS研究》。

杨世忠,男,汉族,生于19722月,民革党员,大学本科,毕业于西昌学院动物医学专业,现任凉山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高级畜牧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创新团队肉羊岗位专家,四川省咨询业协会高级咨询师,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第六届理事,凉山州畜牧兽医学会会员,凉山州第七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十二五”以来农业科技创新先进个人

2011年以来,主持参加了农业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项目1个、四川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1个、四川省科技扶贫专项项目1个、凉山州科技计划项目3个。编制农业产业扶贫规划2个,推广新品种3个、新技术8项,直接参与帮扶贫困村3个,精准实施县级识别贫困户10户,驻村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24589人;累计组织科技培训会40余次,培训人数近2000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5000余份。荣获凉山州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个;登录NCBI GenBank数据库基因组信息1个;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布地方标准1个;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3部;主笔撰写发表科技论文11篇,参与发表14篇。在促进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推动我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唐友琴,医学学士,主任中医师,凉山州第13批学术技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四川省第二批优秀中医师、四川省忠义临床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四川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四川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专家组成员、凉山州彝族医药研究人员。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系,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22年,曾在三甲医院肝病科进修。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个中肝病、脾胃病、内分泌失调、内科慢性病的中医膏药方调养,对中医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犹有心得。

刘勇安,男,19657月生,四川省夹江县人,19867月四川农业大学林业专业毕业,分配到凉山州林科所工作至今。高级工程师,凉山州林科所森林培育学博士。凉山州第七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凉山州第四届劳动模范。

曾省平,女,工作科室:ICU,职称:护师。

临床工作近十年,从开始发自内心的抗拒,认为护士就是“辛苦、脏、累、不收人尊敬”的工作,到现在吧护士这份职业正式的纳入了她的人生规划,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期间经历了太多的悲与欢、生与死。

一次夜班,一名藏族同胞因钢管贯通伤自行拔出未行止血处理,辗转十几个小时的车程送至医院,入监护室时病情已极度危重,血压测不出,呼吸浅慢,他的儿子跪在地上抱着值班医生的退用并不流利的汉语求我们救救他的阿爸,曾省平强忍着悲痛配合着医生紧张而有条不紊的和死神进行抗争,由于失血过多最终他还是离开了。那一刻,曾省平更加坚定了她作为一名护士的信念。

刘勇军,男,19927月毕业于西南林学院森保系森保专业,本科学历,农学士学位.

199288月至20108月在凉山州林科所工作,长期从事森保研究和科技推广等工作。作为主研人员,获省科技三等进步奖一项(德昌松毛虫病毒防治技术推广应用),获州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州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2008年评为凉山州第五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912月获林业高级工程师资格。

20129月至今在凉山州林业局工作,长期从事全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组织和技术指导工作,参与、主持完成《凉山经济林木病虫害图志》、《凉山州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手册》、《凉山州核桃病虫害防治图志》等科普材料的编撰出版工作,为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