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7月21日德中师生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安排下“拜水都江堰,深悼汶川哀”。
千年前,李冰父子在岷江边指画工程,开凿出一项经久不衰的伟大水利建设,为的是疏洪引水,防旱减洪,后人将其命名为都江堰。
山地科学营开营第二天,德中师生踏上这屹立千年,滋润江原千野的地方,师生们的心情满是雀跃。
都江堰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口瓶进水口的巧妙设计无不凸显神州之地生长的华夏儿女非凡的智慧——引水而不绝水,疏水而不於沙;与自然结合,顺应自然规律。
站在江边,德中师生看到——沃野千里,绿油油的胜似翡翠;德中师生想到——二王当年是否看到了蜀地未来的山河秀丽,山川锦绣,才铸就这一伟大的水利工程以守一方百姓安康?德中师生听到——李冰的六字真言口口相传,代代蜀地百姓循着他的话做着都江堰的修缮工作,筑成了金刚之堤,足抗洪旱两千年。岷江的水涛涛不绝,就像它所承载的希望一样,浩浩汤汤地奔赴山河万里。
下午,德中师生一行人来到汶川——那个曾经发生过特大地震灾害的地方。
走进漩口中学,地震过后留下的断臂残痕在彰示着当年那场灾难的疮痍,阶梯上碎裂的时钟记录了那个触目惊心的时刻——五月十二日十四时二十八分。全体师生摘帽,原地默哀,那时德中师生感觉时间好像静止在时钟上的那个时间,德中师生就站在十三年前的五月十二日亲眼目睹了教学楼的倒塌,亲眼目睹了那些鲜活的生命被埋没而长眠于满目疮痍的地下。
那时候德中师生的同学们不过是懵懂无知的孩童,不知苦难,但在2021的夏天里,站在漩口中学和映秀地震遗址纪念馆里,听讲解员述说着一个个令人哀痛的故事,德中师生似乎也一瞬间就理解了那些苦难。在这里,每一样遗物都会说话,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
同学们感慨生命的脆弱,哀悼逝去的亡灵,同情失去挚爱的人们,也敬仰在灾难中勇敢救灾的英雄们。
岁月的刻刀塑造着你我的模样,同样也塑造着映秀的模样。十三年过去,映秀镇原来的疤痕已被岁月的雨露洗落,在八方的支援下重建的城镇焕然一新,从来来往往的映秀人身上,德中师生感悟到坚强的映秀人已慢慢地走出以前的巨大悲痛,他们正用他们的热情和勤劳去迎接新的生活、新的希望。
无论是都江堰的水利工程,还是映秀重灾后的重建,德中师生所看见的不仅仅只是眼前所见的变化,还有我泱泱华夏儿女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
德中师生的同学们不由地吟诵出“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的感叹;懂得了奉献是一种无私的信仰,在中国人的血脉中长久地流淌;明白了正是因为对家国的热诚情怀,才有那么多无私人士甘愿为之付出生命,不求青史芳流,只因一片丹心。
©2015 凉山彝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 www.LSZKX.cn 备案号: 蜀ICP备12011171号-1
站长统计 地址: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三岔口南路66号 邮编:615000 电话:0834-2163174
技术支持:天健世纪